120句中华名著经典,再忙也要背下来

中学时,学《史记·陈涉世家》,有两个名句一直记在了脑海中,一个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从小到大,我们学过很多名著,背过很多名句,这些名句又会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书就是有这种魅力,经典更是如此,无论哪一句,细细读来,都让人满心欢喜。

诗词君总结了120句古典名著中的名句,每一句都饱含深意,不信,你来读一读。

01

先秦名著名句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5.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7.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8.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

9.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1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3.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14.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

1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

18.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喻老》

19.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

20.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一·张孟谈既固赵宗》

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

2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24.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

25.败莫大于不自知。——《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02

两汉名著名句

2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2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2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30.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3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传·董仲舒传》

32.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33.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3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史记·七十列传·汲郑列传》

35.太刚则折,太柔则卷——《淮南子·汜论训》

36.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列传·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37.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说林训》

3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3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40.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主术训》

03

魏晋南北朝名著名句

4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42.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颜氏家训·勉学篇》

43.人生贵得适意尔。——《世说新语·识鉴》

44.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45.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抱朴子·外篇·博喻》

46.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抱朴子·内篇·微旨》

47.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世说新语·赏誉》

48.生也有涯,无涯惟智。——《文心雕龙·序志》

49.安身为乐,无忧为福。——《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50.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氏家训·勉学篇》

51.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52.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文心雕龙·练字》

53.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抱朴子·外篇·勖学》

54.战捷之后,常苦轻敌。——《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5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世说新语·方正》

56.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57.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58.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抱朴子·外篇·广譬》

59.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论说》

60.一与一,勇者得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04

隋唐名著名句

61.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中说·卷三·事君篇》

62.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唐传奇·柳毅传》

6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64.且毅之质,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间。然而敢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唐传奇·柳毅传》

65.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柳宗元《梓人传》

66.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中说·卷四·事君篇》

67.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南柯太守传》

68.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柳宗元《梓人传》

69.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中说·卷一·王道篇》

70.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中说·卷二·天地篇》

05

五代宋名著名句

71.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72.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梦溪笔谈·杂志》

7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4.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资治通鉴·魏纪五》

75.古人倦夜长,尚秉烛游,况少年白昼而掷之乎?——《太平广记·卷十七·神仙十七》

76.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77.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四十》

78.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7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

80.千里相送,归于一别。——《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九·知人一》

81.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二》

8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二》

83.欲知己过,要纳谠言。——《太平广记》

84.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85.宠辱不惊,肝木自宁。——《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七》

06

元明名著名句

8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87.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88.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

89.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水浒传》第六十八回

90.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91.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水浒传·第二回》

92.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西游记·第三十回》

9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94.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95.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9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97.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98.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99.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100.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101.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102.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

103.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104.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西游记·第五十五回》

105.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水浒传》第九十六回

106.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107.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108.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109.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王阳明《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110.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

07

清代名著名句

111.夫妻无隔宿之仇。——《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112.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第九十回》

113.老不拘礼,病不拘礼。——《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114.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115.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116.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

117.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11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聊斋志异·卷二·阿宝》

119.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红楼梦·第五回》

120.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聊斋志异·卷二·陆判》

读书使人明智,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读书是永远不会错的选择。

在这个人人追剧、聊八卦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给心灵找到一方净土,重拾阅读的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