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副攻(杨珺箐+徐云丽+袁心玥)。在说她们之前我想先说点儿题外话,你当做知识科普也好,当我装逼伪专家也罢,但真的是要说的。在我们国家女排的传统即使在今天过于高大化的时代依旧对副攻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还是因为国家队战术体系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副攻承担很多的责任,因此在副攻这个位置上新老更替后浪推前浪的情况时有发生。
袁心玥和杨珺箐谁能接班赵蕊蕊?
首先说说大家都熟知的副攻的几套战术,以二传作为坐标点,在二传身前快球也就是俗称的前快球,在二传背后的自然就是背快球,在此基础上很多其他叫法都根据球传出的特点相应的叫法,比如近体快就是距离二传身体很近的地方做出的快球配合;短平快就是根据二传传出的球特点(又短又快又平)而形象的一种战术配合名称,而无论近体快还是短平快大多针对的是二传手身前的战术配合,身后球则依据球的线路长短而又背快背飞这种说法,而比背飞速度更快传球弧度更平的又有成为背溜的战术(非官方解释)这是几大基本战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演化出来的副攻运功员自我掩护的战术比如时间差(身前身后都有)、背错(副攻在跑动线路上的自我掩护)等等。
上面说了若干种副攻的战术体系,是在赛场当中常见的一种,自然不会很全面的囊括所有,而且针对二传和副攻配合的战术还在持续研究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几年之后说不定又会出现什么新的战术配合。
说了上述的情况想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副攻的进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副攻不可能掌握很多种方式,而且这还是仅仅在扣的环节当中,其他几大基本技术也是作为衡量一个球员全面均衡指标,话虽如此但在选材的过程当中还是要求进攻手法的多样性,但就这点来讲我觉得对副攻而言已经很艰难,比如像上一代的马蕴雯就是在身后球方面做的很好,但却很少有身前球的进攻,而与之相反的薛明就是身前球很快,背后球少有,这样的一招鲜吃遍天基本就限制了作为副攻的个人发展,对手研究起来也比较容易,自然在拦防方面有所侧重,从而导致即使这样的‘一招’到最后都很难‘鲜’况且在现代排球很难有‘吃遍天’的情况。
薛明和马蕴雯这种独臂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很多国家或者说在中国历届国家队当中都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说明队员在少年或者地方队的训练的时候不是很全面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副攻这个位置人才的缺失和断档。
在我们国家女排的战术体系当中,副攻这个位置是名为‘副’实则为‘主’的,这里面的主就体现在场上的作用当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副攻主打,主攻副打的情况,在黄金一代时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也成为了亚洲打发的典型,在场上就是要拼速度,从压低一传、跳传调整到攻手的击球,每个环节都在加速,争取在对方拦网手没有形成之前就将球扣下去。另外快攻球本身就不易防守,从拦网环节来讲通常就是一对一(副攻对副攻)加上速度的优势和线路的变化也会增加拦网的难度,从防守来讲除了速度之外,对方球的轻重和线路的长短也会造成防守漏洞,综上副攻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进攻方式(有点儿类似于短刀冷箭的感觉啊~)也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能战胜力量身高优势明显高于我们的欧洲强队的法宝。在这样的体系当中作为炮手的副攻承担了队伍更多的进攻,因此对队员的要求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以速度排球赢得世界冠军之后,各个队都走上了速度的道路,或者说是加速度的道路,而且他们这对自身的特点发展出一种高快的模式,典型就是的我们熟知的巴西和美国,在有高度有力量的基础上又提高了速度,实为可怕,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美国的斯科特就是结合她本身力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高点背飞就很难拦防,至此中国队再想登上巅峰实在困难。
随着蕊蕊(赵蕊蕊)的退出,在副攻这个位置上我们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世界级副攻,如果说2004年的最佳副攻是蕊蕊,那2008年就是法比亚娜,待到2012年塔伊萨又横空出世,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这两个奥运周期巴西的战无不胜,他们是绝对的主导因素。
除了刚刚说的扣球,副攻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拦网,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家俗称的副攻其实在国际上是叫做Middleblocker,简单翻译就是中央拦网手,也就说在其他国家副攻的主要作用是拦网。拦网作为排球的一个重要技术已经在场上越来越重要,也是考察一个副攻能力的主要指标,首先它是技术,也就说拦网要有很多细节需要掌握,比如比较重要的拦网手型和拦网下降过程中手臂的回收(避免触网诶)还有场上的移动速度;其次它是一种实战的应用,这也是作为拦网最为关键的要素,包括起跳时机,对对方主要线路的封锁,另外还有假动作虚晃变线,这其中就涵盖了在上场比赛前对对方主要攻击手的主要技术习惯线路的熟悉,在比赛的过程当中能否适应对方的各种变化,能否洞察对方二传给球的主要思路,遇到平打要及时收回手臂,如果打手还要给自己队友信号加强后排防守,如何前后排拦和防之间形成默契,如何在对方强大攻击手面前有效撑起给后排起球防守反击提供条件等等等等,都是需要一点一点累计而逐步形成的,所以在场上副攻大脑的运行程度堪比二传,这就需要有很好的球商和意识。
最后除了上面说的两大作用之外,副攻还承担着掩护和牵扯对方拦网手活动的任务,这点从比赛当中大家都看得见,无论这个球最终二传交给谁来打副攻都是要做进攻的全部姿势和准备,一是二传可能把球穿给你交给你打,二是二传不交给你而由其他人进攻,这是你的准备就会吸引对方的拦网手既副攻从而给自己队友形成一对一的机会增加同伴进攻的成功率。
上面说了那么多,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副攻真的很重要,说大了甚至能关系比赛的胜负成败,在队员选择方面也是对教练员能力的考验,无论是过去的薛明还是后来的马蕴雯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而急流勇退或者难堪大任,在黄金一代时期张萍和刘亚男的组合堪称完美,一个强力副攻而且还有跳发球有后攻的超级进攻型副攻,另一个是后排一传防守很有保证的以速度见长的‘快’子手,他们都在进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而发展出很多其他运动员所没有的东西从而增加了整个队伍的实力。
过度到2012周期随着世界排坛大型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中国队也没能幸免或者说应势而为加入其中,我们很多球迷经常在感叹现在的中国队变了,进攻变慢了,招式变少了,我想这就是破蛹成蝶的过程当中必须经历的蜕变,我们没有像巴西那样在一个巅峰之后保持很好的状态去维持这种巅峰,亚洲队员的身体素质也很难让一个队员在30+的年龄继续保持很好的状态,而且年轻队员冲的很厉害,高度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在选材上我们一是根本没有那么快的料子去锻炼,二是像刘亚男这种小个子副攻也实在难以去胜任国际比赛的重托,对手的高度已经增长到,即便不用起跳对点就可以轻松将的快球拦死,所以中国队的大型化是必须的,怀念归怀念,但一切也都回不去了,那是在特定时代特定时期的一种完美,在环境变化过程当中维持原来的完美其实已经就没有那么完美了。即便是陈忠和也在2008奥运周期派上王一梅这种力量型的主攻,这也种对力量崇拜的表现,也是中国队即将进入大型化趋势所在。
在队伍逐渐高大化的过程当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前将的薛明马蕴雯就是典型,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条件去尽可能放大自己的优势却完全无视自己的弱点,马蕴雯的腰部力量非常,很适合转体,薛明轻巧,腹部力量很好,很适合伸展,但他们每个人都没有锻炼自己的不足,以至于现在这种状况,当然这其中把伤病刨除在外,能一直带伤奋战到也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在有他们的日子里也获得不少好成绩,但也只能说是为中国女排下一个辉光做了垫脚石成为了蜕变过程当中蝉蜕。
现在的队伍当中徐云丽算是老队员了,但对她知否能够在袁心玥等小队员的冲击下保持住现在的主力位置,看大丽打球也有一段时间了,她也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但我是种感觉她不温不火,就进攻来讲不会很犀利,拦网也一般,发垫环节感觉一直都没有多大进步,对于这种没有多少发光点的球员也实在让球迷和观众为难,好就好在她有高度,另外在各项能力上很均衡没有特别的短板,也是能在国家队站稳脚跟的原因吧。
杨珺菁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背后的进攻,跟当年的马蕴雯一样都是能力很强的球员,但给我印象他就是没有拦网,发球么也就还好(我感觉比徐云丽强点~)
至于大家都给予强烈期待的袁心玥,从最近的几场球来看,首先她的快球身前身后都有,另外拦网这个环节也是有目共睹的,发球找人找点的跳飘我感觉比上面两个人要好很多,所以从先阶段来看的确是可塑之才。
其实这里面我更想说郎平在其中的作用(后面会对他有专门的点评),首先是对对手的研究,我觉得这是最最关键的,如果看过大丽、杨JJ过去比赛的球迷会发现,他们两个人的拦网似乎比原来强了很多,是的,我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中80%的功劳都给予郎指导,郎平对于对手的研究和场上的洞察力是很多教练员很难相比的(这里我就不点名道谢的黑谁了),无论是技战术分析,球员个人数据统计整理分析都高人一筹,这也就直接提高了大丽和杨JJ拦网的成功率,其实袁心玥也是一样,在第一次替补上场的时候我就听到郎平在场下一直在喊她叫他拦网,以至于现在很多时候在拦对方2、4号位定点高球的时候郎平还在场下经常喊:慢跳慢跳,对于对方主副攻扣球节奏线路的把握郎平绝对是高人一等,而且我相信在场下训练的过程当中也有针对每场比赛打发的专项训练,让队员适应对方扣球的节奏把握主要线路从而大大增强拦网的成功率。过去很多教练员只会苦练没有针对性,只能把队员的‘剑’搞的更加锋利,却不知道怎么挖掘每个人潜在的特质,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女排成绩始终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由于现在的队员在少年地方队甚至国青国少阶段的训练就很不系统部全面,以至于到了国家队很对技术方面都还是不成熟,这就需要教练在其中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和提高,而这也是现阶段国队教练最重要的。很多教练为了出成绩而盲目的去苦练加练,非但没有效果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员伤病,造成这一现状就是急功近利,自私自利,因为不是从中国排球发展的大局出发去解决问题,只从小处着眼,难登大雅之堂。
袁心玥我也很支持她,跟朱婷一样我感觉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在郎指导的栽培下成就下一个最佳副攻,在场上多动脑,多锻炼身体同时防止伤病,配上这样的身高,相信假以时日会成为明日之星。
至于大丽和杨JJ两人,在2016这个奥运周期我希望俩人能踏踏实实增强自己的全面性能力,尤其在拦网和发球两个环节我觉得都出在中下水平所以提高的空间也就很大,同时大丽的背后进攻和杨JJ的身前快球也都已经跃跃欲试初露锋芒的感觉,希望在郎指导的锻炼中得到更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