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99%的技能都与天赋无关,你做得好不好,就看你够不够用心

我不要千篇一律的生活,不过没有期待的日子,更不要成为玻璃缸中等死的乌龟——站在生命的这头,一眼就能望到那头。

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让未来充满无数的可能——就算你能猜出我的结果,也一定猜不出过程。

天赋是水到渠成的,它离我们很远,你必须非常非常努力才有机会触碰到它。

朋友戴俊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他的英语成绩特别糟糕。为了能让儿子考上一所好中学,戴俊煞费苦心,给他请了好几名家教,希望他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冲一冲。


但小朋友对英语没有半点兴趣,每次爸爸问他感觉如何,他都摇着脑袋说:“英语太无聊了,我不想学。”

戴俊循循善诱地说:“很多事情不是非得有兴趣了才去学,只要它对你有用,你就必须学。”

小朋友则一脸不耐烦地说:“爸爸,不管学什么都是需要天赋的,我没有那种天赋。”

戴俊说,当时听到这句话,他就想狠狠地揍儿子一顿。看着儿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他气得火冒三丈:“学英语需要什么天赋?”


在戴俊看来,学英语根本不需要天赋,因为这只是人类基本的语言,基本的交流工具之一——就像吃饭、喝水、走路、睡觉一样,只要是生活的必需,身体力行地去学习就没有学不会的道理。

当然,如果上升到语言艺术的层面,比如进行演讲、朗诵、写作等,或许需要天赋;如果只是要求达到基本的交流层面,这与天赋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就好比,成为田径运动员肯定需要天赋,但学会基本的跑步动作则不需要。

戴俊的话特别触动我。长期以来,我不想学这不想学那,总觉得自己缺乏天赋,但说到底,我缺乏的是态度。英语对我来说很难,但如果我一天背一句交际用语,试着努力三四年,应该可以做到简单的交流了。

所以说,这与天赋无关,就看你能否端正自己的态度。你想拥有好身材,也知道坚持锻炼的重要性——但你还是个胖子,你能说这是命定的事吗?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天赋,而是我们在敷衍塞责。

前同事孟赫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那段时间公司缺人手,老板就让他写一篇娱乐新闻的稿件。他写不出来,叫苦不迭。两天过去了,他心知无法逃避,只好硬着头皮随意写了一篇交上去。

老板看后非常失望,敲着办公桌训斥道:“我让你写娱乐新闻的稿件,你怎么写得没有一点娱乐性?”

孟赫听了,满脸的委屈,离开老板的办公室后抱怨道:“我也想写好,可我根本就不是段子手!”

你的确不是段子手,可是,那些娱乐大咖也不是为搞笑而生的!


事后,老板把孟赫的那篇文章作为反面范例发给我们阅览,说要杜绝类似情况,以后绝不能再出现错字连篇、缺乏逻辑、文不对题的文章。可见,孟赫不是没有天赋,而是在敷衍塞责。

敷衍塞责并不是小事,它可能会慢慢形成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像拖延症一样,这永远是最可怕的妥协。当遇到问题时,你首先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而是琢磨着怎样才能糊弄过去——一旦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那就意味着你将止步不前。

当你习惯性地应付差事以后,你就不会再多出一分力;你认为勉强过得去就行了,你就不会再多花一点时间去深入钻研。这样,你的工作态度不再是精益求精、孜孜不倦,而是得过且过的低水平重复,就像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日复一日地应付着自己的人生。


任何一个能站在相关领域巅峰的人,我相信他都需要天赋。

但是,天赋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断定自己有或者没有的——任何一种天赋,都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慢慢积累出来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站到相关领域的巅峰,像马云之于商业、巴菲特之于股票、莫言之于文学、张艺谋之于电影,但我们可以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大家的尊重,用优秀的成绩赢得大家的认可,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

想一下我们身边那些做到最好的人,他们从来都不是因为天赋高,而是因为态度端正。

一位从事摄影工作的朋友经常对他的学徒这样说:“要成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可能不需要天赋,你只需要熟悉相机的功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巧,多用心、多付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伟大的摄影师,那要看造化,不关我的事。”


学习基本的摄影技术,只要是具备正常智力水平的人都能够做到,与天赋毫无关系。如果存在差别的话,也只是有的人学得快一些,有的人学得慢一些,但最终大家都是能够学会的。

一个态度端正的人,应该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过好每一天。

天赋是水到渠成的,它离我们很远,你必须非常非常努力才有机会触碰到它。就像那些把前面漫长的路都走完了的人,就差最后一步可以登顶了。而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走出第一步,却在说自己没有天赋。

这样,你不仅放弃了天赋,也浪费了生命。

很多工作做起来并不需要登峰造极,你拼的只是态度,看的只是细节。如果你有诚意,生活自有敬意;如果你没诚意,生活只会赏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作者:三月楚歌著《方与圆的智慧课》

免责声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