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与替代疗法——慢性便秘的临床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便秘”似乎成了与“失眠”并列第一的世界难题。全球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15.4%~16%,中国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8.2%,而老年人和儿童的患病率则更高,老年人患病率可达18.1%,儿童的患病率高达18.8%,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那如何缓解/治疗慢性便秘呢?本期《医声洞见》我们邀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孙松朋,就慢性便秘的治疗展开了详细的讲解。


记者:什么是补充与替代疗法(CAM)?

临床上如何应用补充与替代疗法(CAM)来缓解/治疗慢性便秘?

孙松朋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补充与替代疗法是大家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比如走路、散步、腹部按摩等都属于补充与替代医疗体系中治疗慢性便秘的一种方法。


补充与替代疗法的概念是相对于主流医学或常规医学而言的。

主流医学即现代医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发现细菌到产生抗生素,再到应用无菌体系麻醉,逐渐完善,直到生物学指标逐步建立,形成了现代医学的概念;而补充与替代疗法是区别于常规医学之外的一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有益方法。

实际上,补充与替代疗法的具体内容是随时间而改变的,有些方法还处于补充与替代的范畴,但有些方法已经转变为现在的常规医学,比如营养学就是现代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所谓补充治疗是指与常规治疗共同联合应用起到补充常规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而替代治疗顾名思义是能够替代主流医学,起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一种方法。

对于便秘,补充与替代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补充天然食品(尤其是膳食纤维)、按摩、走路、体育锻炼等。

记者: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膳食纤维补充的临床策略和建议吗?

孙松朋主任: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于中国普通人群,其便秘的发病率约为8.2%,老年人以及儿童的发病率更高。

对于便秘,主要是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弊端,比如治疗周期长、医疗支出大、疗效不稳定等。有研究显示,约有50%的人群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满意。所以采用补充与替代疗法,即与药物联合应用或者替代药物治疗就成为目前比较强烈的一个需求。

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膳食纤维和水分属于补充与替代疗法。其中,补充膳食纤维是治疗便秘的第一阶梯,并且几乎所有的便秘指南都建议患者在药物治疗前期进行饮食结构改善,换言之,饮食调整是治疗便秘的初始阶段,也是首选治疗。

膳食纤维包括很多种类,从理化特性方面来说,一类是溶于水的膳食纤维,另一类是不溶于水的膳食纤维;而从可发酵性方面来说,一类是可以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的膳食纤维,另一类则是不被细菌发酵,也不产生气体的膳食纤维。通常情况下,不同的膳食纤维具有不同的效果。


针对膳食纤维补充策略方面,一类是通过天然食品来补充膳食纤维,比如猕猴桃、西梅、魔芋,以及黑麦等;另一类则是膳食纤维补充剂,包括瓜尔豆胶或车前草中的膳食纤维,一般这种补充剂的剂量为5~10g。临床医生通常建议患者服用膳食纤维补充剂以每次5g这样的梯度进行阶梯性治疗。

第一周,患者需要了解日常食品中摄入的膳食纤维含量,可以通过各种膳食纤维的含量表或食品标签等来明确,包括蔬菜、主食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其次还需要了解市场中有哪些膳食纤维补充剂,像瓜尔豆胶或车前草都可以,患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进行补充,此时,剂量要求最好是5g为宜。

第二周,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5g的膳食纤维补充剂,同时加上日常的食品摄入,包括饮入8~10杯水(每杯水大约为240毫升,即每天需摄入约2升左右水)。

第三周,在前一周基础上,再增加5克膳食纤维补充剂,即10g,同时计入8~10杯水。

第四周,需要在第三周基础上,再增加5克膳食纤维补充剂。直到补充膳食纤维的量达到25~30g左右。

在此期间,如果出现不适,比如胀气、排气增多等,那么需要将补充膳食纤维的时间延长,比如患者在补充10g膳食纤维后出现腹胀,此时就可以将时间延长至2~3周,进行阶梯性的治疗,多数情况下,这种不适感不会非常严重。

总而言之,补充膳食纤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阶梯化的治疗策略,即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最终达到中国膳食纤维指南中建议的摄入标准。该指南建议中国人群膳食纤维摄入总量为每天25~30g,与美国、欧洲等国的膳食指南要求基本相同。


记者: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对治疗慢性便秘有哪些重要意义?

孙松朋主任:药物是治疗便秘的主要方法,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的原因是用药时间较长。有研究显示,其中大概1/10的人群需要用药10年以上。另外,大部分患者每周都需要应用泻药,而泻药所带来的不便,以及效果不理想都是比较明显的。而补充与替代疗法既可以作为药物的补充,也可以作为药物的替代治疗,因此,它成为患者和医生更为重视的方法。也有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膳食纤维的补充与替代疗法取得了治疗便秘的良好效果,而这个效果并不低于日常应用的泻药,且要比泻药更加温和、更加天然,研究显示,大概39%~58%的人群更喜欢这种自然的治疗方法。

综上,良好的饮食结构,低热量饮食,足够的蔬菜、水果、水分和全谷物的摄入是健康人群预防便秘、治疗便秘的基础。

专家介绍


孙松朋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专家

从事普通外科和肛肠专业20余年

研究方向:肛肠疾病中西医诊治与预防、生命质量研究

社会兼职:

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固脱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盆底学组委员

北京肛肠学会学部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肛肠疾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医师学会肛肠医师分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